在一列驶向江西宜春的列车上,有一位招商人正闭目养神。
数小时的高铁乘坐中,他时不时能听到宁德时代、比亚迪、锂矿等话题。好奇心驱使下,他和车上的人聊了起来。
这才发现,半个车厢竟有五六位同行,都是去宜春挖掘项目。
“挖掘好项目,一定要躬身入局”,他说道。
如今,越来越多的独角兽、硬科技项目,都来自于不知名的二三线城市,甚至是小县城。
这是因为过去几年,全国各地母基金遍地开花,已经下沉到县级政府。
政府引导基金下沉区县是件好事,可是每个地区真的有实力“物尽其用”、“人尽其才”吗?
一变 招商方法
据统计,2022上半年,全国新设区县级政府引导基金占比已达50%。不少区县利用政府引导基金,将地区新兴产业集群,做得风生水起。
然而,部分区县虽有资本招商的想法,但“心有余而力不足”,因为缺乏专业知识和实操能力,导致大量产业基金成为僵尸基金、问题基金,反而加重了地方财政负担。
利用好政府引导基金,则能有效带动当地实体经济与产业集群的发展。此外,它还有“筑巢引凤”的作用,吸引各地的社会资本支持本地产业发展。
政府引导基金最直接的益处,体现在地方招商效果。相较于传统的“土地招商”,政府引导基金根本上是,地方政府财政运行逻辑的变化。
而区县不同于省市,尤其是中西部的区县,“有心无力”的问题突出:
首先是地方财政实力有限,影响引导基金的出资;其次思维不够开放,市场化运作程度不高;最后便是仅靠一个区、县的力量,对优秀机构、高端人才、新兴产业的吸引力不够。
资金是源头问题,来源不解决,后面做得再好、再专业都是无用功。
“开源、节流”成为区县解决资源来源的两大方式。
目前,地方政府引导基金的来源,无非是以下两个渠道:一是地方财政出资,将过往用于支持企业发展的无偿拨款转化为投资,二是依托地方国有出资平台,地方国企承担出资任务。
不少地区经济实力不俗。比如合肥的肥西县,在2021年GDP规模达到1018.7亿元,是安徽首个“千亿县”。今年4月,肥西县政府投资100亿元正式设立母基金,也是“师出有名”。
但对于一些实力本就不强的区县来说,想要动辄设立规模数十上百亿的基金,确是“强人所难”。
于是,民间投资、社会资本就成为了“开源”的一大途径。
本月7日,国家发改委发布了《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》,文中提到用好政府出资产业引导基金,加大对民间投资项目的支持力度;支持民间投资参与科技创新项目建设等内容。
可见,政府引导、民间投资和社会资本辅助的“开源”途径,仍是未来的趋势。但两者存在根本差异,社会资本考虑的是投资回报,而引导基金是以招商落地为主要目的,所以民间投资的“红绿灯”尤为重要。
“节流”不是不投,而是把钱花在刀刃上。
不少区县,面对引导基金会出现“不敢投”的保守倾向。想要扭转这种情况,一方面,引进更专业的人才,另一方面,则可以寻找优秀的市场化资本管理机构。
经过市场检验的专业机构去做投资决策,往往比政府更具优势和冒险精神,也能承担或分散更多风险。
不过,诸多地区在不依赖专业机构的情况下,也在变“精明”,“对赌条框”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方式。其中包括:纳税额、IPO时间表等,如果触发这些条件,政府引导基金将对该企业实控人的股份发起收购。
二变 思维方式
基金招商不失为高效招商的手段,不少地区“照猫画虎”的利用起来了。
但在政策落地的过程中,总有“手在前面跑,脑子在后面追”的无力感,学面没学里。
“既要又要”的双重诉求,是区县基金招商败北的一个重要原因。既要做大当地产业,又要投资收益,这样的双重目标往往难以平衡。
做大产业是最重要且最终的目标,那么对于投资收益,就要“有舍有得”。其中,返投比是投资收益的重要体现。(返投比例=项目返投金额/政府引导基金出资额)
不少发达地区的引导基金,已经在探索返投比例降到1及1以下。最近西安、郑州等城市出台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中,多采用返投比1:1的形式。
但越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,对返投比例越是看重,甚至将它视为兜底性条款。
高返投比例对社会资本无法形成吸引力,导致基金资金堰塞,反而制约了资金的使用,造成资金利用效率低下。
2021年,全国共有287个区县设立了引导基金,但仅有95个区县取得了返投,其中81%的返投都集中在北上广,可见区县级引导基金的整体返投成效欠佳。
然而,越是欠发达地区,越是需要引导基金和专业投资机构去扶持产业链的建立。
两者仿佛形成了一个“死循环”,所以资本招商,思想方式转化也是关键。
政策的关键点,不在政策本身,而在于能否落地。
适当让利,分清主次轻重,让社会资本进入,尽快运作起来,加快最终目的达成。如今,也有越来越多经济实力相对薄弱的地区,认识到了这点,要求逐渐宽松化。
三变 产业方向
目前,国内已存在2000只政府引导基金,投资布局大多集中在新能源、新材料、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。产业投资重叠的问题,屡见不鲜。
如果这时,区县还以这些产业为主导产业,多少有点“以卵击石”了。
政府引导基金主攻的方向,应该是战略性新型产业没错,但区县级产业投向要更加细化、精准、集中。
江苏县级市溧阳市设立了100亿的政府投资基金,是以“储能产业、智能网联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产业。
新,也不乏精。
“投早、投小”也是区县级引导基金,不同于国家级、省级的一点。
据统计,全国区县级引导基金中,“创业投资类基金”的占比为28%,与市级相当,但却高于国家级和省级。
区县招商,面对大项目本就争抢不过一二线城市,那么何尝不转变一下思路,“从小做起”。
厦门市3月印发了科技创新创业引导基金管理办法,提出重点关注种子期、初创期企业;同一季度,成都市高新区、青岛高新区等都设立了天使母基金。
写在最后
如今,政府引导基金下沉区县,成为大势所趋。已经设立的地区,要抓住机会,打一个漂亮的“翻身仗”;没有设立的地区,也要做好准备,等机会来临的时候,抢先别人一步。
扫描下方二维码,关注招商要参公众号。
来源:招商网络
展开